在新文化式原型袖中,袖山高的長度是取 5/6 平均袖襱高,約為 14.5~16cm,屬於比較高的袖山畫法,如果想要降低袖山高的話,新文化式原型袖的打版公式就不適用了。
阿坎整理了各種袖山高的原型袖打版法,除了 5/6 平均袖襱高為新文化式所定義的公式,4/5、3/4 及 2/3 皆為阿坎自己根據經驗推導出來的公式,供大家參考:
△=FAH/4




要注意的是降低袖山高的話,袖山對合點就不會是G線的交點,請自行量出袖襱到G線的長度,然後在前後袖山量出一樣的長度才是新的對合點喔!

5/6使用G線交點為對合點



更多袖子打版教學請見 新文化式原型袖打版 。
以下是補充教材,如果想了解袖山高如何影響袖子版型,可以繼續往下看。
袖山高和袖襱夾角的關係

我們以簡單的幾合圖形來看,袖襱高和袖山高以及袖筒寬會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,根據反餘弦定理,當袖山高 = 5/6 的袖襱高,可以得出夾角約為34⁰,也就是穿著時手臂能抬高的角度,算是很合身的版型。
如果將袖山高降低為 4/5、3/4、2/3,則分別會得到以下袖子抬高角度:

所以當袖山高越低,袖子能抬起的角度越高,同時袖筒也更寬。
由以上我們可以知道,較長的袖山高會得到較小的袖夾角及袖寬,穿起來較為合身且拘束,例如西裝外套;較短的袖山高則會得到較大的袖夾角及袖寬,穿起來較為寬鬆且自由,例如飛行外套。
不同袖山高的縮縫量差異

我們將幾合線條再加一些立體度上去可以發現,當夾角越小時,袖山需要更多縮縫量來製造出澎度;反之當夾角越大時,袖山就不需要那麼多縮縫量。所以縮縫量可以根據設計調整,打版公式並不是絕對。